提醒您,消費券使用期限只到九月底,除非您想留著做記念,不然就趕快找個優惠用了吧!^^
→ 有好康?為了抵抗經濟寒冬,大家一起來報報! ←
歡迎網友或好康店家免費刊登!

prize嘉市消費券抽黃金活動 31日晚上截止收件   目前 1 意見

嘉義市政府消費券摸彩活動,將於6月1日舉行最後一次抽獎,市府將於31日晚上8時回收各摸彩券兌換處摸彩箱,提醒民眾儘早投入摸彩券,把握最後一次將黃金帶回家機會。

配合消費券發放,嘉義市政府為提振經濟景氣,刺激社會消費,特別舉辦「2009消費來我嘉、黃金帶回家」摸彩活動,活動已於2月10日和4月6日舉行過兩次抽獎,分別抽出兩位30兩黃金和其他334個黃金獎項的幸運得主,最後一次抽獎活動將於6月1日登場。

市府表示,除了原規劃的168個黃金大獎外,另外前兩次摸彩活動得獎者逾期未領取的獎項,包括黃金1錢7個、高級腳踏車1部,共計8名獎項,也會納入第3次摸彩活動抽獎的增加獎項。

為配合最後一次抽獎作業,市府將於31日晚上8 時,至各摸彩券兌換地點收回摸彩箱,並封存於6月1日開獎當日現場開啟。財政處特別提醒民眾,凡是已經兌換摸彩券,或持有符合條件的發票、收據未兌換者,請把握時間,儘速於期限前,將摸彩券投入摸彩箱,把握最後一次抽獎機會。

財政處指出,依據活動規定,參加摸彩活動的民眾,務必於摸彩券摸彩聯上填寫姓名、聯絡電話、住址及身份證號碼後4碼。抽獎相關詳情可至市府活動網站查詢(http://www.chiayi.gov.tw/consume)。

擷自中央通迅社

網路消費券 發放與否   目前 0 意見

為拉動內需,不少城市的地方政府都選擇了向市民發放消費券。上周,一位ID為“會微笑的魚”的網友卻在論壇上發帖,呼籲政府發放網路消費券,通過刺激網路消費拉動內需。這一建議引起網友的積極響應。

該網友稱,“現在網路購物佔了那麼大一塊,為什麼政府不給我們發網路消費券呢?如果消費券可以在淘寶上買東西,我肯定會買更多的衣服,給GDP做更大的貢獻!”

該帖發佈後,不少跟帖的網友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。跟帖者多為網路購物愛好者,認為市民消費券對自身意義不大,更希望消費券能用於網上消費。“全國網路零售消費者數量突破了1個億,交易額突破了1000億元,在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佔比例超過了1個百分點———這麼大的消費群,政府不應視而不見。”

而從事網路銷售的業內人士也認為,網購消費者主要由白領、知識分子等高端用戶組成,群體數量龐大,消費力強,如果能刺激這部分人多消費,可以為拉動內需做出較大貢獻。

對於發放方式,有些網友甚至給出了具體的方案,認為應該按照網路消費者的信用度發放消費券,使信用良好的消費者能獲得更多的優惠。一位網友認為,“支付寶不是在建立誠信體系嗎?完全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信用值來返回優惠,信用值高的人可以返回更多。”

記者了解,目前網路購物主流的支付平臺支付寶等除了提供網上支付服務之外,也在搭建電子商務領域的誠信體系。據介紹,這一體系很快就能全面覆蓋個人用戶。按這一信用高低發放網路消費券,改變了市民消費券發放缺乏針對性的缺點,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創意。

“ 在國外很多國家,網路購物已經成為了主流的購物方式,網路銷售在整體銷售的比重達到了50%以上。而網路購物在國內比例目前僅有1%,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。”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認為,可以預見,網路購物會在國內消費佔據更重要的位置,通過網路方式拉動內需值得一試。而對於政府發放消費券的操作問題,他表示,“其實不一定要政府來發放消費券,由商家或商家聯盟來發放同樣可以,因為這是對行業有利的。”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本篇文章應是出自於中國網友的意見,看看就好~~~ -.-

HP教育訓練中心 (台灣) 使用消費券3600 立即抵現6000   目前 0 意見

根據HP官網消息指出,即日起至 06/30/2009 前報名並完成 HP 任何一門教育訓練課程,一次使用 3600 消費券者,立即享有抵扣6000元的優惠喔!

有興趣的人,可以先查詢課程唷!

第二次消費券暫不考慮發放   目前 2 意見

消費券發放昨天截止,已發消費券逾 8成已兌付。據指出,消費券今年第一季的消費替代率逾 6成,行政院經建會表示,目前尚無再發第二次消費券的構想,需等 9月底再做整體評估。

今年初政府首開先例發放消費券,總經費達新台幣857億元。為瞭解消費券對經濟的總體影響,經建會月前委託學術研究機構進行評估,透過問卷瞭解消費券使用情形、是否加碼使用、是否排擠民眾未來消費預算等,並將配合主計處相關經濟數據,進行計量模型試算。

消費券最後發放日在4月30日截止,統計顯示,消費券發放率逾99%,兌付金額也逾8成,僅有不到5億元的消費券未領取,約158億元已領消費券尚未兌付。

據透露,第一季消費券的消費替代率逾 6成,在今年第一季中,有 6成消費券的消費,是花在民眾本來就要購買的項目。

相關人士解讀,替代率逾 6成「很正常」,民眾拿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,多少一定會使用在本來就要支出的消費。

財經官員也表示,消費券一定會有替代效果,不能單看一項「替代率」,必須將加碼效果等也一併納入,才能整體評估消費券對整體經濟的效果。

如果消費券的替代率過高、加碼效果不及,是否會成為評估消費券二次發放的「絆腳石」?

經建會今天表示,礙於政府財源考量,目前尚無再次發放消費券的構想。不過,經建會強調,若要發放第二次消費券,會把所有因素納入考量、整體評估,不會僅因替代率過高就不考慮發放。

經建會表示,若國內景氣回升,就不需考慮再發消費券,一切必須等到 9月底消費券使用截止後,整體評估國內經濟、財政狀況,及第一次發放效果後,才能決定是否需考慮發放第二次消費券。

行政院主計處訂於 5月21日公布最新國民統計,包括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,及修正全年經濟預測值。

經建會的消費券委外期初報告,也將在主計處國民統計公布後出爐,屆時將公布消費券第一季使用狀況,以及對第一季經濟影響。

[中央社]